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讲坛讲座> 正文

鲁迅文学奖得主做客明德讲坛谈慢阅读与现代诗赏析

发布日期:2017-10-26    浏览次数:    来源:

   在我校65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将围绕“学术校庆、文化校庆”举办系列活动。3月31日下午,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元胜做客明德讲坛讲授慢阅读中的现代诗歌。讲座由双福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毛明勇主持。

写作是避风港和瞭望塔

   “人生中有两件必备的东西,一个是避风港,一个是瞭望塔,而写作既是避风港也是瞭望塔。”曾获得过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和诗刊社首届中国好诗歌奖的李元胜曾参加大学文学社招新却以失败告终,挫败感激发了他的斗志。“我在课余时间就会去图书馆,花了两年的时间看了不少与文学相关的书籍。”在德国诗人里尔克的诗中,他感受到了文字的魔力,从而开始尝试写诗。李老师告诉大家他树立信心的方法:“每次我有些失落就会去看文学杂志,一对比我就找回信心了,找出别人作品中的不足总是比找自己的不足要简单。”有趣的对话逗得现场同学们哄堂大笑。

阅读保护天性,诗歌传承艺术

   在反复听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李老师认识到慢阅读的重要性。快速的碎片化阅读使很多东西在阅读的过程中消失了,只有通过仔细品读,才能够找到阅读中最重要的感知。李老师讲道: “而当你读一本好书时,阅读可以扩大生命、增加人生的宽度和广度,我们可以从伟人的自传中去想象和感受他的真实生活。”他强调道,对现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开始有效、选择适合阶段的阅读,不仅可以保护天性,还能激发天赋。

关于诗的评价,李元胜归纳了三点:一、诗是时间艺术;二、诗是语言艺术;三、诗是富有音乐性的文字。诗歌是文学金字塔的顶端,“虽然短小有限,但它能与上千字的文章对抗。”李老师生动的补充道: “诗歌是脱轨的语言,有些文字会让语言有失重的感觉。现代诗歌兼有音乐性和反音乐性,民谣能释放诗歌,音乐是光滑的,但有时候诗歌又需要点摩擦力,这就是所谓的反音乐性。”

你问我答

   同学们期待已久的提问环节,同学们争相举手向李老师请教。“您说每个时代的任务不同,那么旧体诗的出路是什么呢?”“诗人情感丰富,但好多诗人的结局总是有点悲伤,我们该以什么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呢?”“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诗歌中绝望、愤怒的感情?”面对同学们的花样问题,李老师为同学们一一做出了解答,“据统计,诗人的自杀率低于行业平均值,我们的一些解读中放大了诗歌和诗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哪怕躺在阴沟里,也要仰望星空……要相信任何真正的艺术都能让人更加强大。”精彩的回答引发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来自经管学院的杨晓宇同学兴奋地说道:“我本来就很喜欢文学,今天的讲座让我从中学到真知识,感受到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我希望今后我们学校能够办跟多类似的讲座,激发我们的文学热情,提高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