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评优评先 警示案例
评优评先
当前位置: 首页 师德师风 评优评先 正文

重庆日报:三尺台·鉴育人丹心丨2023年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交通大学教授何兆益

发布时间:2024-01-04 14:28 浏览次数:

作为一名教师,他躬耕教坛,孜孜不倦,为国家努力培养交通人才。一年至少有300天,他都在实验室、在讲台、在实验与推广应用的公路建设工地,在与学生边演示边探讨中度过;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潜心研究,勇攀高峰,用30余载光阴打造出系列道路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体系,仅仅“绿色环保路面材料与养护材料、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再生技术研发”便耗时10余年。

大我之心报国,师者之魂育人。他就是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教授何兆益。

他与教育事业签下了“永久契约”

1986年,从重庆交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前身)道桥系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毕业的何兆益选择了留校,“选择留校一方面是学校的支持与激励,但更多的是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

然而,工作一段时间后,何兆益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我的知识储备就像一瓶水,即使倾囊相授,学生也不够。”于是,继续求学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生根发芽。

1990年,何兆益以教师身份考取东南大学公路、城市道路与机场工程专业研究生,1994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博士毕业后,满载而归的何兆益回到三尺讲台,并担任道路工程系副主任。

“他总是想把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教给我们。”研三学生张艺媛如此评价,“何老师是真正的‘严师’,无论多忙,看到相关的文献,都会随时发给我们。每个同学的论文他都会修改3稿以上。”

以心为灯,桃李满天。37年来,何兆益兢兢业业,敬业奉献,坚守一线教学岗位,为交通运输行业先后培养出硕士、博士及博士后200余人。一位位学子奔赴祖国各地,在各自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继续努力传承和践行“交通人”的初心使命。

▲何兆益在示范公路现场指导学生

做科研的人要坐得住“冷板凳”

“肩负一种责任,选择一种担当,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这是何兆益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了不耽误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他在母亲的病床前仍在线指导博士学生论文,辅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将创意想法转化为实际作品,他出资数万元支持学生制作模型、申请专利、参加学科竞赛、国内外参观学习。他还带领学院远赴北京万集科技集团等筹集各种奖学金100多万元。

“做科研的人要坐得住‘冷板凳’,需要长期坚持。”30余年来,何兆益专注于公路路基结构与设计,路面材料、路面结构分析与设计及施工技术,山区公路及机场地基处理等方面研究。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重庆市“揭榜挂帅”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出版专著与教材6部、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13项;目前兼任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理事等。

▲何兆益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重庆日报:https://wap.cqrb.cn/detail?classId=826&id=1822942

中共重庆交通大学委员会 重庆交通大学关于开展第九届十佳教师评选活动的通知 华龙网:交大之师 甘当路石丨重庆交通大学张世义:愿为教育事业“小齿轮”,传送更多学子“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