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评优评先 警示案例
评优评先
当前位置: 首页 师德师风 评优评先 正文

【你好,老师】重庆交通大学崔晓璐:春风化雨育桃李,共同成长书华章

发布时间:2024-09-06 11:27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24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展示学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成就和教师队伍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即日起,学校在校园网主页推出【你好,老师】教师节新闻专栏,进一步推动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深入人心、蔚然成风。一起来看看吧!

她,立德树人,以身作则,做学生思想引路者;她,科教引领,以学为基,做学生知识启迪者;她,交叉融合,以创为魂,做学生科创导航者;她,亦师亦友,以诚相待,做学生心灵陪伴者。她践行着与学生互相成就、共同进步的育人初心,以独有的育人理念与实践,同学生共同书写着教育的华章。

——题记

崔晓璐,1990年7月生,中共党员,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车辆工程系主任/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先后入选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及智能建养装备研发。

立德树人,以身作则,做学生思想引路者

作为青年教师,崔老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怀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血,坚守在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教学科研齐并进,支部系室双带头,入选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课堂教学中,崔老师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以细雨润物的方式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她积极凝炼交通强国思政主题,挖掘新时代交通精神思政资源,例如,在讲授直流电机时,通过探讨我国在磁悬浮技术领域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分析其背后的技术挑战和创新点,讨论直流电机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在讲授弓网供电系统时,结合自己现场跟踪观测到的实际问题,如滑块受损和接触线损伤及快速智能检修方法等,提醒同学们轨道交通无小事,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其中,《从磁悬浮的高速运行到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思政案例获重庆市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其它多个案例更入选了重庆交通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她通过多样化的指导方式,实现多方面的思想引领。带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验竞技与合作的精神;通过心-to-心的交流,倾听学生的困惑与烦恼,并以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他们指点迷津;邀请优秀学长分享考研经验,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备考指南。学术指导上,崔老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无论是论文的选题、试验设计,还是标点符号、文献引用、图表公式,她都以严谨的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达到较高标准。在学生面临困惑和挫折时,崔老师总是第一时间给予引导和鼓励,她的鼓励、安慰和支持,成为学生心中最温暖的记忆。“在我找工作屡屡受挫的时候,璐姐给我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鼓励我”“璐姐是我的人生导师,在我因大三保研感到压力时,她的悉心安慰让我放松心态、平常看待,而在取得保研资格后,崔老师也鼓励我向更好的学校冲刺”“向璐姐问的所有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感谢崔老师一路以来的言传身教,以她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引领我们不断前行。她总是勇于创新,带领我们不断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激励我们跳出常规,追求更广阔的天空。正如她所讲所行,‘尽人事,知天命’,亦是理想的光辉在我心里镌刻的深深一笔”“我对崔老师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具体某一句话,也不是具体某一件事情,而是通过我们师生相处之中的点点滴滴,让您在我心中不自觉地留下领路人的形象”。

同时,作为车辆工程系支部书记和系主任双带头人,崔老师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获得重庆交通大学2018-202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她将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致力于提升车辆工程专业的影响力,多次参与专业论坛和招生直播,积极推广车辆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

科教引领,以学为基,做学生知识启迪者

教学工作中,崔老师牢记站好三尺讲台初心,始终保持热情,创新求进。主讲课程入选重庆市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项,获重庆交通大学华西路航奖教金、交凯智能百万奖教金等奖励12项。

理论课程教学中,崔老师积极打造重庆市一流课程,将科研融入教学之中,连续6年教学质量网评平均成绩Top10%。她的线下授课教学风趣幽默,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好评。“在授课中,崔老师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分享轨道车辆的核心技术和发展前景,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崔老师不仅详细解释了课程中的难点,还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课堂氛围既活泼又严肃,我们能够在探讨中不断进步,崔老师则会耐心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补充遗漏”“崔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能把原本枯燥的车辆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列车制动等专业知识讲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在课堂外,她也是一个毫无架子的姐姐,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业给予帮助”。

实践课程指导中,崔老师将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紧密结合,针对轨道运维的挑战,设计了基于图像识别的轨道损伤巡检装置;针对重载车辆的需求,进行了重载列车转向架强度的计算分析;针对重庆山地城市地铁线路的特点,开展了地铁车辆动力转向架设计及接触分析。这些毕业设计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入职以来,崔老师已连续指导五届本科生毕业设计,每届都有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荣誉。这不仅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崔老师教学成果的最好证明。

交叉融合,以创为魂,做学生科创导航者

在科研工作中,巾帼不让须眉,践行铺路石精神。崔晓璐入选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现任轨道交通运维研究所所长,兼任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轨道交通系统学科技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专家等学术和社会兼职。

围绕“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养”科学研究领域,崔晓璐聚焦“轨道交通关键装备动力学与智能运维”和“大跨铁路拱桥智能建造”研究方向,将博士期间的研究基础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推动了轨道交通关键装备动力学与智能运维研究的深入发展。面对轨道线路空窗期的挑战,崔老师带领学生深入隧道进行夜间检测,无数次徒步至天亮,成为她科研生涯中的常态。在重庆交通大学现任副校长、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建庭老师的引领指导和团队的通力协作下,崔老师的研究视野得以跨越学科的界限,实现了土木与机械工程的创新融合。面对川藏铁路的崇山峻岭,深入海拔4000米的施工现场,直面极端环境的考验,亲自跟踪施工需求。

目前,崔老师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以第2作者参编科学出版社专著《钢轨波磨和车轮多边形磨耗理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的国家级项目3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庆教委重点项目、重庆自科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1项。作Keynote、特邀报告等学术报告10余次,获优秀Poster,建立了鲜明学术标签。

在研究生指导中,崔晓璐携学生参与学术盛会,深入工程现场,体验学术的深度与科研的前沿。在ICRT国际会议、全国青年表面工程学术会议等重要学术盛会中,都有崔老师研究生的报告和海报展示。崔老师鼓励研究生们深入现场参与到真实的工程项目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和需求,更能促进学生将学术研究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她带领学生们走出实验室,走进轨道检修现场,感受巡检工人的辛勤与挑战,洞察轨道智能运维装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与需求。在大跨拱桥建设现场,学生们见证了焊接工人的紧缺现状,理解了智能焊接装备对于提高效率、保障安全的重要性。在崔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在困境中寻找解决之道。她指导的3届研究生毕业,学生一作发表ESI高被引论文1篇,获国家奖学金3人次,省部级校级科研创新项目7项,建筑机器人大赛最佳方案奖,并于同济大学(2023届:李童)、西南交通大学(2024届:李靖晨)攻读博士。

亦师亦友,以诚相待,做学生心灵陪伴者

在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崔老师的一番话语——“催过作业、催过进度、催过工作、催过论文……而今天,我不催大家了……”温柔地触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弦。她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不仅成为了一段流传的小视频,更成为了学生们心中难以忘怀的温馨记忆。

崔老师在学术上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在生活中却风趣幽默,和蔼可亲。在课堂之外,她与学生们一起打篮球、羽毛球,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在家中,她邀请学生们包饺子、吃火锅,品味着生活的美好;闲暇时,她与学生们畅聊动漫、游戏、音乐,分享着生活的趣味。她会记住班上每位同学的姓名,为他们学业进步、职业发展答疑解惑;她会记住课题组每位学生的生日爱好、进度目标,与他们并肩追逐梦想。

崔老师曾说,她心目中的大学老师应是“让学生们感到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里有笑、心中有光”的人。她曾以荣获“吴福—振华交通教育青年教师奖”、“重庆市优秀教师”称号的曹源文老师为榜样,渴望成为像“曹妈妈”那样能够深深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者。曹源文老师的教诲和关怀,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崔老师的职业道路,也启发了她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如今,崔老师正以同样的光和热,温暖和照亮着学生们的世界。她以自己的行动,成为了今天学生们口中的“璐姐姐”。

不论是崔老师指导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即使毕业至今,他们仍保持着与崔老师的联系,怀念着那份深厚的师生情谊。崔老师指导过的本科生、西南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罗易飞提到:“如今毕业五年有余,我和崔老师仍然保持联系,也共同见证了对方的成长。崔老师力争第一、严于律己的工作态度在我失意落魄的时候让我重燃了继续向前的信心和希望。崔老师指导过的研究生、同济大学的在读博士李童提到:“三年岁月,我们亦师亦友,她不仅是我的崔老师,也是我亲切的璐姐。崔老师不仅教会我科研的‘术’,更引领我探寻人生的‘道’。”

正如崔晓璐教授在个人主页上对学生的寄语所言:“希望在交大你能遇到更好的自己,希望有缘成为师生的我们互相成就,共同进步。愿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她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追求,与学生们共同书写着教育的华章,照亮学生们的未来之路。

【庆祝第40个教师节】中国交通报:启智润心 育梦成光 【你好,老师】重庆交通大学毕波:无怨无悔 奉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