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多年来,交通运输院校教师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书育人,以智慧之光点亮求知的心灵,用无私奉献铺就梦想的道路。
本报邀请部分交通运输院校学生、校友和青年教师,讲述他们与恩师的故事,展现广大交通运输院校教师立德树人、崇德远志、笃学修业的精神风貌,致敬躬耕于岗位的人民教师。
■学生说
乐教爱生的“有心人”
——记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教授杨胜发
曾麟稀
杨胜发(右二)带领学生实地考察。重庆交通大学 供图
8月的一天,平陆运河青年枢纽船闸观测现场,一位身着短袖、头发花白的男子正就着榨菜吃开水泡饭,他是谁?
他,是可爱可敬的人民教师,是学生眼中的“大神”,是学生遇到困难会倾尽全力为其解决的“有心人”。
他,就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杨胜发。
亲切耐心为学生纾困解惑
初见杨老师,是在我初入大学参加的第一次学术讲座。作为科研工作者的他,向我们详细地阐述河流动力学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应用,介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程。
彼时,满身稚气的我鼓起勇气,找杨老师了解水利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他点开PPT,耐心地用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向我介绍。我惊奇地发现,里面的观点都标注了引用的文献,科研工作者的严谨此刻在我心中具象化,也让我在心中埋下了扎根水利行业的种子。经过大学四年的努力,我终于成功推免攻读博士学位,成为杨老师的学生。
“各位神兽,今天下午两点在办公室召开组会。”这是杨老师在课题组群发给我们的通知。当“70后”撞上“00后”,一声“神兽”让我们和他的距离在轻松温暖的氛围中快速拉近。
组会上,大家热烈讨论平陆运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运主通道建设等国家重大项目,长江黄金水道航道治理与生态保护关键技术、乌江航运开发梯级枢纽建设技术等前沿科技的突破与创新。我急不可耐地询问他:“老师,我什么时候可以跟着做项目呀?”他却耐心地说:“你才博一,别着急,打牢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七十二变”实施个性化教学
“你在力学方面很有天赋,以后可以在这个领域深钻细研。”“我发现你是个怪才,这个领域现在研究的人比较少,可以深入做下去。”“基础差点、起点低点,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办法补起来。”……这是杨老师对我们每个学生给出的不同评价。
渐渐地,我发现,杨老师不仅拥有超强的科研能力,还像孙悟空一般拥有“火眼金睛”,能看透我们每个人的小心思,了解我们的脾气秉性。也正因如此,他对待我们每个人的“套路”犹如“七十二变”一般各不相同,却又都能精准挖掘到我们的长处,发挥我们的优势。
“你们只管全力考研,如果选不到合适的导师,我就来带你们!”这是杨老师在本科生座谈会上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给出的回答。“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要给他们希望。”这是他的育人理念。
“老师,你为什么对学生这么好呀?”我忍不住问他,他回答,因为他的老师以前就是这么对他的。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传承教育家精神的意义。
如今的杨老师,担任着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职务,却依然初心不改,身体力行,奔走在教育和科研一线。执教30余年,他带领团队先后斩获多项教学成果奖,他的学生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有很多已成长为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我想,我已经遇到了我的大先生。
(作者系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水利工程专业2023级博士研究生)
我的学海“灯塔”
——记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教授杨晓光
王一喆
杨晓光(右)指导学生开展科研。王一喆 供图
有一种人,犹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其人格魅力可为迷失自我的人指引方向,让他们重新获得前进的动力与激情。很有幸,我的导师杨晓光教授就是这样的人。
自本科至博士后,我一直追随杨老师学习和科研。杨老师对自身要求十分严格,常说“学到老活到老,在学习研究中变老”,始终耕耘在交通学科领域的最前沿。在杨老师的感召下,我和同门逐渐在学术上取得成果,在生活中收获成长。
以仁爱之心滋养学生成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一名大学教授,带着学生发论文、回答具体的学术问题,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即可,而要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在学习、研究期间获得人生的成长,则需要教师在行为上引导学生,朝夕浸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杨老师是一位怀有仁爱之心的老师,他的爱心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杨老师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首要使命,即使研究和社会工作繁忙,每周的课程和研究组例会都雷打不动。有一次例会原定于北京时间上午举行,因故临时改到下午,如此一来,一位在美国访学的同门参会时间将接近当地晚上12点。杨老师担心深夜参会影响同门的作息和身体健康,所以特意挤出时间,安排他第二天上午单独交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当学生学习或研究遇到挫折,杨老师总是言传身教,鼓励我们努力探索。记得我第一次向杨老师汇报研究进展时,由于科研基础比较薄弱,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杨老师不仅没有批评我的不严谨,反而耐心为我一一讲解,给予我莫大的鼓励。
“扶上马,送一程”,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杨老师也尽己所能提供帮助,经常不遗余力地向行业前辈和专家学者介绍自己的学生。对于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杨老师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多样选择。
怀赤子之心引导学生发展
在科研中,杨老师经常为我们介绍交通学科最新进展与行业动态,指导我们科研方向的选择。他的教导对我们的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生活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杨老师一直希望我们更多地结合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做好自己未来的事业规划。
“研究不能脱离实际”是杨老师时常对我们说的话,他鼓励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实地研学时,杨老师在现场给我们分析交通流线、交通冲突、交通设计、信号控制等问题,让我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到科学认识的飞跃,成为一个个既能搞研究、又能上“临床”的交通“医生”。
综合素养是评价科研人员的重要标准。杨老师不仅考虑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也亲力亲为。他时常教育我们要注重细节,经常在凌晨逐字修改我们的研究报告和论文。杨老师还教给我们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让我们从一个个“歪歪扭扭”的“嫩芽”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各位同门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创竞赛奖项,更有一批毕业生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桃李满天下。杨老师以其风范被评为同济大学“我心中的好导师”,所带领的教师团队也被评为同济大学“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有此师者,我辈之幸也。
(作者系同济大学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
■校友忆
心怀大海 乘风破浪
——记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副教授谢海波
本报记者 王肖丰
谢海波在教学。王肖丰 供图
我的老师名叫谢海波,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他与大海缘分很深。无论是需要勇敢精神的大海,还是需要求知欲的学海,他始终追光远航。
在繁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谢老师始终保持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不仅对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新技术充满热情和好奇,还将航海天文学、航海数学、航海气象学等融会贯通,是我们眼中的航海“百晓生”。
把对大海的热情传递给学生
“1433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在卡利卡特去世。巧合的是,达·伽马最后也是死在了卡利卡特。但是,和达·伽马不同的是,郑和是回民,和当地的穆斯林不但没有矛盾,还相处得很好。”“卡利卡特就在印度大陆。这时候的哥伦布还在寻找印度大陆,他不知道的是达·伽马已经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这是谢老师在课堂上举的例子,只听这一段,可能会认为他是教授地理或者历史的老师,实际上他教授的是航海学相关课程,从事航海技术、港口通航风险等领域研究,为我国航运事业培养高级航海人才。
有些人是属于大海的,因为他们心怀大海、热爱大海、向往大海、奔赴大海,谢老师就是其中一员。2009年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本科毕业,2011年获工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世界海事大学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时间、地点、身份在变,谢老师“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状态一如既往。
因为对航海事业的热爱,谢老师从一名航海类专业学生成为一名航海类专业教师,同时他还是一名远洋二副。只有喜欢出发的人才会走出路,只有真正熟悉路的人才能当好领路人。谢老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对大海的热情和对航海事业的热爱传递给同学们。在谢老师的感染下,我的同班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成为大副、二副,在七洲四洋的远洋航线上穿梭,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添砖加瓦。
用创新的教学方式鼓舞学生
从我们关注的星座入手,讲述全天星座的分布与命名规则;从电影《金蝉脱壳》中出镜的六分仪出发,讲述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东行印度、麦哲伦悲壮环球的航海故事,介绍在大洋中进行定位和导航的原理及观测天体的古今方法;将神秘莫测的天文与充满冒险精神的航海相结合,为学生呈现天文中的航海和航海中的天文……创新的课堂理念和授课方法在谢老师的课堂上一一展现,充满魅力。
专业知识之外,他还会将牵星过洋、福船、水密隔舱等中国航海成就娓娓道来,更是激发了一名名学子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同时鼓舞着一届届学子投身航海、建设祖国航运事业,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心怀大海的人,终将成为大海。获得大连海事大学优秀教学奖、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一等奖,入选大连海事大学“瀚海工程”青年骨干教师、本科课程教学名师……谢老师海纳百川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学生、学校等各方的肯定,让更多学子奔赴大海、乘风破浪。
(作者系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航海技术专业2018届毕业生)
言传身教 引路青春
——记上海海事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刘海峰
本报记者 马闪闪
刘海峰(右二)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马闪闪 供图
“你研究生都毕业了,我还总是觉得你在念书……”电话那端,刘海峰老师熟悉的声音,把我带回当学生的那段日子。
如今,见刘老师第一面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甚至整个大学生活在记忆中已有褪色的痕迹,但总有那么几幅画面仿佛定格在脑海,鲜活而生动。毕业数载,回头再看,那些画面中不少和刘老师相关。
辛勤耕耘 脚踏实地
大学作为一个踏入社会的“换乘站”,在课业之外还提供了很多校园实践的机会。和刘老师的初识,是在大二下学期,我作为学生事务中心新入选的干事参加部门例会。当时的我只熟悉一些微信公众号编辑基本操作,对新媒体其他技术了解甚少,一直担心不能胜任新媒体运营工作。
“无论哪一种选择,细细躬耕、脚踏实地,肯定就能绽放青春光彩。”刘老师的这句话给了我信心:有谁天生就会这些技能呢?于是,我开始自学相关软件,分析优秀案例的写作思路,模仿优秀作品的构图。
面对难关,我多次萌发退缩的念头。在我又一次表达放弃的想法时,刘老师没有批评,反而分享了他曾经读大部头书的体验:“最开始看的时候,我每一段都要停下琢磨,也好几次想过不看了。但遇到问题首先得想办法解决,如果细细琢磨、功夫做扎实了,还是看不懂再放弃,也算对得起自己。”刘老师朴实的话语,又一次成为我前进路上的灯塔。
从大学到读研,细细躬耕、脚踏实地的追求,从未因时空环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每当我产生畏难情绪想中途放弃时,耳畔都会响起刘老师的话,专注解决问题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先锋”引导 潜移默化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一名优秀教师,要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
不做一桶水,要做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这是刘老师对自己教育学生的要求。为了练就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复合本领,刘老师刻苦钻研,努力扩大知识面。我还记得,他的桌边总是放满各类书籍,一有时间就翻阅学习。过了下班时间,刘老师还常在办公桌前捧着书勾勾画画。
我加入学生事务中心时,这一部门成立仅半年左右,许多事情尚在探索阶段。刘老师不止一次和我们说,他不止是一位分管老师,更是和我们一同进步的战友。但在我们心里,他更像一位“干事先锋”。
彼时恰逢新媒体蓬勃发展,各类新技术、各种新声音层出不穷。在文章调性方面,刘老师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团队学生思想;在技术层面,尽管可能并不专精于此,刘老师仍细心了解相关操作,转发自己看到的优秀案例,努力在理论与方法上走在前面,做工作探索的“先锋”。
刘老师用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着“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深刻内涵,用模范的言行引导我潜心学业、明德修身,令我受益至今。
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放下电话的那一刻,我好像悟出了刘老师话中的另一层意思:希望我永远坚持学生时代的优秀习惯,遇到问题努力解决,碰到事情积极尝试。
(作者系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工程专业2019届毕业生)
■青年教师谈
慈严并济桃李丰
——记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高仕斌
韦晓广
高仕斌查验实验数据。西南交通大学 供图
考入西南交通大学后,我师从高仕斌老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并留校任教。近十年来,高老师指导我、教诲我、牵引我,让我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高校教师。高老师引导着我的科研之路,更引导着我的人生之路。
从留在西南交通大学工作开始,“铁路发展需要人才、需要技术”就成为高老师为国科研、为国育才的动力。近40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他以创新开拓的勇气和科研报国的激情,诠释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教育家精神,也为我这样的新一代青年教师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严谨治学 培育交通强国人才
在跟随高老师读博期间,无论是科研论文,还是日常实验,他总要求我们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马虎。
每个学生的论文高老师都会仔细审阅、逐字逐句修改。临近博士毕业时,我以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框架清晰、内容饱满,满怀信心地交给了高老师。没想到一周后,高老师返回的修改稿上修改痕迹密密麻麻,细到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符号。
有同学做研究时苦于找不到高铁故障数据,高老师会立即帮助联系铁路部门,有时还亲自带着学生到现场收集数据。他告诉大家,做实验时必须有现场数据支撑,否则一切理论都是空谈。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严谨治学、育人育才的人生追求。
高老师不仅是严肃的导师,也是温情的“父亲”。2020年入职以来,我有幸成为高老师团队的一员。我入职第一天,高老师面带微笑地说:“当一个好老师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句话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成为我指导学生的“法宝”。
高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建设。从高老师团队走出的130余名硕博毕业生,很多都成了技术中坚和管理精英,服务于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领域的科研院所和工程建设一线,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出突出贡献。在川藏铁路牵引供变电设计中,从事工程设计和工程监理的技术骨干几乎都是高老师的学生。
攻坚克难 坚定科研报国理想
高老师的高铁研究之路始于1988年,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于轨道交通供电领域,为实现科研报国的理想努力奋斗。
1988年至2005年,高老师带领团队实现了铁路供电从“普速”到“高速”的跨越。在世界领先的我国350千米/小时高铁供电技术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他系统性解决了高铁供电系统供电能力、电能传递、智能运维三大全局性问题。高老师坚持奋斗在一线,开展理论研究、技术创新、装备研制及其全面应用,主持研发了我国首套高铁弓网系统“检测—诊断—维修”成套装备等重大装备。这些研究成果在我国高铁得到全面应用,实现高铁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能力强、弓网受流稳、系统韧性高,确保高速列车“多拉快跑”,还随中国高铁技术输出国外,奠定了我国高铁供电理论与技术的世界引领地位。
高老师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埋首耕耘科研攻关,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铁路电气化事业。如今,一众桃李传承高老师的精神和品格,正奋斗在国家铁路事业发展的前线。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春风化雨日日新
——记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金惠红
颜姣姣
金惠红认真讲课。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供图
我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的一名数学教师,从教15年,我们数学教研室主任、英语数学党支部书记金惠红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从事数学教学工作32年来,金老师获得过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但她总说自己只是一名平凡的教师,并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坚守三尺讲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不断提升教育本领。她如春风化雨,用行动感染着如我一般的青年教师。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全方位育人
2019年,金老师邀请我加入《应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改团队,自那时开始,我有空便会去听她讲课。她的课堂从不局限于讲解公式和定理,她把科学精神、哲学思想、情感意志、美学思想、工匠精神等融入教学,把育人理念贯穿课堂始终。
在一次青年教师观摩课上,金老师为学生讲解数列极限相关内容。课程导入部分,她讲述了中国古典数学理论奠基人之一的刘徽在艰苦条件下,凭着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不仅对数列极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同时,也激励学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从此,我的每一堂课都将她的教学方式作为样板。
课余时间,金老师还辅导数学社团,开展数学文化讲座,让更多学生了解数学的魅力。她还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数学和专业结合的竞赛,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她带领团队聚焦立德树人,在高职数学课程思政领域孜孜不倦进行实践探索,2021年,她主持的数学课程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也入选“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打造精品课 服务全国高职院校学生
多年来,金老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她胸怀天下,努力让我校的数学教学成果服务于更多师生。
2019年,她和团队老师一起,倾力打造《应用高等数学》在线精品课程。该课程是国内高职院校为数不多的《应用高等数学》在线课程,为疫情期间全国高职院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有效助力。不仅课程免费供大家使用,金老师还成立了义务“在线助教”团队,答疑解惑,为学生服务。截至目前,《应用高等数学》在线精品课程已服务全国9万余名学习者,共享院校超过400所,访问量达5200万余人次。
金老师总是说:“我们的课程,既要为现在的学生服务,也要为将来的学生服务。”正因如此,她始终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
今年暑假,她放弃休息时间,结合已有资源,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带领团队进一步开发建设《应用高等数学》在线课程学科知识图谱、问题图谱、目标图谱和课程思政图谱体系以及人工智能助教场景,对在线课程进行智慧升级。她精益求精的精神,影响着每一位青年教师。
在我们心中,金老师如明灯一般,照亮着学生前行的道路,也指引着我们青年教师坚守教书育人初心,在成为好老师的路上永不停步。
(作者系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感言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对我来说,教育家精神是点燃学生求知欲的火炬,是坚守教育初心的承诺,是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思政的担当。我一直秉承“唤醒教育”理念,唤醒学生的自信心、自立的欲望和思考的动力。走过17年从教生涯,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潜能、塑造品格,教育的力量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承诺和对学生无尽的关爱。
——重庆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赵磊娜
刚毕业时,大多数同学纷纷奔赴各企事业单位,我因对科研的热爱,毅然走向安静的实验室,开启了长达25年的科研之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认为,作为一名科研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自己研究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坚持科研反哺教学,促进科教融合育人,科研为教学指路,教学服务于科研,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科研热情,促使他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勇于创新。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教授李文华
从教40余年,我见证了物流行业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巨大飞跃,也见证了无数学子从校园走向社会,成为推动行业进步中坚力量的历程。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次课堂上的互动,每一个研究课题的探索,都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时刻激励我不断前行。未来,我将不懈努力助力学子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骆温平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发展的灵魂和底蕴。在教学实践中,我秉承“向生活扎根,向专业生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建立起统计学思维与现实问题之间的桥梁,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我而言,教育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探索,是教师与学生携手共进的旅程。我将以教育家为榜样,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牢记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不断自我提升,用自己的学识、阅历和经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副教授刘赬
作为一名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师,我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广阔舞台上,教育家精神中的“胸怀天下、以文化人”被赋予了特别意义。专业教学不仅是技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行业未来与国家命运的担当。我将继续秉承“胸怀交通宏图、以术载道育人”的理念,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载体,传递行业精神与文化,塑造具有广阔视野、扎实专业技能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行业英才,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南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汤天培
教育是一项常做常新、充满魅力的工作。多年的从教生涯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传递,更是对心灵的启迪和对个性特长的培养。每名学生都像独一无二的种子,需要以智慧之光启迪,用爱心之雨滋养。我努力探索多元化教学策略,了解每名学生的独特之处,量身打造学习路径,促进其个性化成长。这一过程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育家精神的力量与价值。未来,我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教育家精神,不辜负“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基础教育部副教授宿昱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作为一名交通高职院校教师,我将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立足专业和技术前沿,把握教育规律,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心用情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启迪其心智,润泽其心灵,勇担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光荣使命,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交通技术技能人才。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学院副教授段瑞芳
中国交通报:https://www.zgjtb.com/2024-09/10/content_43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