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开发,从教35年来始终坚持终身学习,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勇于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近5年,为研究生开设《复合材料力学》、《连续介质力学》和《弹塑性力学》3门力学课程;为本科生开设《建筑力学I》、《建筑力学II》、《弹性力学B》、《塑性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基础》、《损伤与断裂力学》6门力学课程和《批判性思维》、《复杂性科学与哲学》、《模型思维》与《建筑学专业外语》4门选修课程。教学风格受到学生好评,教学效果良好,获得1996-1998年校优秀教师,2007-0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优秀等级教师”。
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教改课题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和重庆市研究生教改项目各1项),校教改重点课题2项;主研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教改课题7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重庆市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各1项,重庆市本科教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主持并完成校课程开发项目《批判性思维》、在线开放课程《批判性思维》和重庆市2013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批判性思维》;在建校级慕课建设项目《弹性力学》和校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批判性思维导论》;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CSSCI收录2篇,人大复印资料索引收录3篇;曾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 项。
傅红,女,副教授,1985年7月从当时的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重庆交通学院工作,一直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积极探索全方位育人模式,践行“生命相遇”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开放式课堂、作业、随笔、周记、日志、面对面等多种方式与学生深度交流,走进学生生命。
连续四次获重庆交通大学“教学质量专项奖”,连续三届荣获重庆交通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称号,获得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感动重庆“十佳教师”提名奖、重庆五一巾帼标兵、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敬业奉献模范等荣誉。
曹源文,女,1963年11月生,硕士,教授。交通部第二届“吴福—振华交通教育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女园丁”,重庆市“交通建设装备教学团队”带头人,重庆市“优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重庆交通大学首届“最受学生喜爱的十佳教师,重庆交通大学教学名师,重庆交通大学首届教学质量专项奖获得者,重庆交通大学“科教创新.课堂教学优秀奖”获得者,“北京中交华联百万伯乐奖”获得者。现在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工作。
主持完成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模式研究与实践”等2项,公开发表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20余篇,主编教材5部,参编2部。“教学团队建设引领下工程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践”,获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金属工艺学的改革与建设”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学生完成的“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获重庆交通大学“科教创新创新创业教育优秀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的“挑战杯”获重庆市一等奖,“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大赛获重庆市一等奖;主编教材《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获重庆交通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教材《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与管理》获重庆交通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指导青年教师7名,均已经称为本院的学术骨干。
主持完成了交通部重点科技项目、国家西部交通建设项目、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强省(国际合作专项)、重庆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等3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发表论文130余篇。
魏道升,男,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2月毕业于福州大学土木系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至今在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从事教学、公路工程设计、公路施工监理、工程管理科研等工作。全国公路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交通部监理工程师专家,重庆市交通建设委员会评标专家,交通部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专职教师,交通部一级建造师(公路专业)继续教育专职教师。
本科教学课程有“施工组织学”、“工程合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和“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生教学课程有“网络计划与施工组织学”。参与多年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指导,以及多年的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指导。
除了完成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与指导外,为企业和公路协会以及江苏省公路评标专家讲授了“公路工程招投标”、“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公路安全生产管理”、“新公路施工监理规范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等专题讲座。
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是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编著和主编了“工程合同管理”、“公路施工组织设计与信息化管理”、“公路施工监理工程师考试辅导教材”等教材;参编了一级和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实务)考试用书。发表了数十篇论文,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公路项目管理的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