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建,重庆工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副教授。
摘 要: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大学课堂教学普遍应用的现代教育技术,但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困境长期得不到较大改善,其深层次原因是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不重视教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普遍较低、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等。突破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困境需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营造重视教学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大学;课堂教学;困境;实践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经验和体会,在简要概括当前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困境的基础上,剖析了长期陷入困境的原因,并详细阐述了突破困境的思路和探索实践,以期为相关高校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多媒体教学困境长期存在的原因剖析
当前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困境主要表现如下:(1)大学教师的“PPT 依赖症”更加严重;(2)学生的思维过程被“课件流程”取代;(3)大学课堂变得更加感性
和平面化。笔者认为,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困境长期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多数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不重视教学。在当前的大学教师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科研成果轻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现象。教师的岗位(绩效)津贴、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和评优评奖等,主要与高水平论著发表数量、科研课题级别及经费数量、获奖等级、授权发明专利数量以及教学工作量挂钩,很少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相关联。因此,怎样用最少的精力去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必然成为教师的现实考量,PPT也就成了既让课堂现代化,也让教学轻松化的“双赢选择”[1],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依赖PPT 的维持性教学。
(2)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普遍较低。多数大学教师职前没有师范教育的学习背景,他们只在职前接
受为期1 个月左右的岗前培训,其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先天不足。特别是近十年来,多数高校因规模扩张急需师资而大量引进教师,新教师入职后,既没有助教阶段的培养,又因强调科研而忽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致使青年教师在走上讲台前既不了解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新型教学设计方法,又缺乏多媒体教学基本技能以及对传统和现代媒体的正确认识,仅仅凭借个人的计算机基础以及对多媒体的理解和感悟来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由于缺乏教学中综合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的能力,他们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得不照搬教材或网络中的文字。这种浅层次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必然导致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效果反而不及传统教学中教师用“粉笔+黑板”讲解的教学效果。
(3)多数高校缺乏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尽管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大学课堂的常态化,但多数高校对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却严重滞后于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要搞好其教学,广大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策略。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和实现途径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但整合理论因其本身的普遍适用性而远离各种具体实践,目前尚难支撑微观领域的整合实践[2]。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还需要教育技术整合专家和一线教师协作研究并推出切实有效的策略。
二、突破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困境的思路与探索实践
根据上述原因剖析,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我校在突破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困境时的思路与探索实践。
1.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学
制订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学,是提高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质量的首要举措。为此,我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
(1)评优评奖方面,2009 年,我校启动了“三年一轮”课堂教学优秀奖评选活动。
(2)职称评定方面,我校从2010 年起探索建立了教师职称评定分类管理办法,将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类,分别制订了不同类型教师申报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教育教学条件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现已推荐晋升了一批教学为主型教师,引导了不同类型教师关注教育教学。
(3)薪酬分配方面,2009 年,我校将与教学工作量挂钩的教师岗位津贴划拨到二级学院,引导二级学院制定向教学效果好的一线教师倾斜的分配政策;2012 年底我校又在绩效工资改革方案中,探索建立了以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为导向的分配办法,通过设置教学工作量的教学效果系数,引导广大教师重视课堂教学质量。
(4)业绩评价及奖励方面,2007 年起,我校就将不同级别的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课堂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材、教改项目、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等纳入与科研成果同等级别的评价及奖励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
2.创新教师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多媒体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课件质量差、教师照“屏”宣科的“PPT 依赖症”现象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差的必然结果。为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004 年,我校启动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并且通过创新培训方式,显著提高了培训效果。
(1)多层面多维度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我们针对经管类高校教师因学科背景影响,缺乏内在使用新技术的动力等现状,在学校启动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程,采取“培训-应用-保障-激励”等措施,多层面多维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开展多媒体教学设计与方法、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设备使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及精品课程建设网应用等多层面的培训,建设“教师教育技术支持中心”、课件生成室,引进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建设网等,制订多媒体教学课件标准,开展多媒体课程认证和优秀教学课件评选以及网络辅助教学应用评比等。
(2)探索构建了基于需求导向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尽管我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在上一阶段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教师多媒体教学效果仍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培训的深度广度不够、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为此,我们研究并构建了基于需求导向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氛围等方面均以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其自主选学为前提,力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坚持学用并举的培养方式。坚持在不同时间面向全校教师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按照知识树、知识点设计并公布培训菜单,让教师自主选择参训时间和参训内容;同时编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实用手册,开放教育信息化学习平台,供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且通过将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与教务管理系统对接,使全校开课教师和选课学生均可在该平台上开展辅助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做中学”和学以致用。二是创设面向问题的培养内容。我们编写出版了教师培训参考书《基于问题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包括7 类知识树、76 个知识点,涵盖教育教学基本知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活动、教学媒体的应用、PPT 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学素材处理技巧、教学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和网络素养基础知识等,供教师培训和自主学习使用,强调问题导向的知识传媒,真正做到于文化自觉意义上的自主发展。三是营造持续发展的培养氛围。通过开放“教师教育技术支持中心”,为教师的个性需求提供一对一技术服务与支持,为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帮助;坚持每年开展优秀教学课件和网络综合教学平台应用评比等评优评奖活动,营造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的氛围;自主开发“讲座网”,营造跨越时空、牵手名师名校、打造“学术的殿堂、思想的盛宴”的网络学习环境,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终身学习能力。
3.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营造重视教学的校园文化
为了帮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提升个人教学能力,促进全体教师采用新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创立重视和研究教学的校园文化,2012 年3 月,我校在重庆市率先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先后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录像分析与指导以及旨在提升全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专家报告会、教学主题研讨会、网络课程学习、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教师教育技术支持等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1)释放教师潜能,创新青年教师培训培养模式。为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我们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录像分析与指导”活动。坚持每学期按照“六个一”即一次启动会、一堂录像、一次听课、一次交流、一次回访、一次总结会的步骤,分批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培训。通过专家教授观看青年教师的上课录像,观摩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与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等,实现老教师对青年教师一对一的“传、帮、带”,有效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人才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计划包括国家级、市级以及学校级。每个项目由4 名学生组队完成,历时1~1.5 年。
近三年来。本课题组成员负责指导了21 项USRP项目(人均7 项)、7 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人均2~3 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行团队合作学习与评价模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通过学生的努力,有多项获优秀,其中一项大创项目还获得了校十大“我最喜爱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此外,项目的成果还形成了多篇科技论文,2 项发明专利。同时,大部分项目还得以进一步延伸,拓展成为学生的毕业论文。
5. 机电类全国性的大学生竞赛(C1)
针对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机电类全国性赛事,学院在课题组主要成员的负责下,组建了智能汽车创新活动基地,开展智能车创新实践活动。制定了相关的实施实施规划书,每年招收学生成员,组成若干小组,自主实践,包括智能车的制作、控制系统硬件开发、控制软件开发、调试与改进等环节,并于每年暑假参加华东区及全国竞赛。近几年来,项目组成员负责开展智能汽车创新活动,受益学生每年30 人次。每年选拔3 组(9 人次)队伍参加CCD、光电、电磁组的智能车竞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获得国家及华东区奖多项。参与竞赛活动的学生,普遍感受到,通过半年多的团队合作及自主实践,无论在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在非专业素质能力(如团队合作及交流)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学业方面也得到提升,据统计,参赛学生中90%以上的学生保研成功或申请出国深造,也体现出创新实践活动在学生培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小军,尚建忠,潘存云等.以全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机电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3):111-113.
[2] 温鸣,吴庆生.实施国家SITP 计划,培养创新实践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08,25(5):17-21.
[3] 唐朝京,涂瑞斌,库锡树等.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2).
[4] 刘巧芝. 创新实践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2).
[5]http://www.umich.edu/~chemstu/content_weeks/section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