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重庆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开展"从卓越科研到一流教学"专题培训活动,30余名第九期新入职教师参加学习。本次培训由学校教务处副处长何小兵主讲,教工部副部长朱辉荣主持。

培训伊始,何小兵以校史为切入点,通过吴华甫、梁锡璜等首任教务长的学术经历与教育实践案例,生动诠释了学校 “重基础、重实践、服务社会” 的办学传统。他着重强调 “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引导新教师深刻领悟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初心使命,从校史传承中汲取教育情怀与责任担当。
针对新教师普遍关注的 “如何成为合格教师” 这一核心问题,何小兵围绕《重庆交通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新入职教师培训实施办法》等核心文件展开系统解读。他从教学资质、工作量要求、质量标准三个关键维度,明确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结合土木工程学院、河海学院的典型教学案例,规划教学成果与科研业绩的协同发展路径,鼓励新教师打破 “教研壁垒”,实现 “教研相长”。

为助力新教师规划职业发展,何小兵重点介绍了学校 “三进阶 + 四转型” 培养体系:“三进阶” 通过专业认知、核心能力培养、创新实践的渐进式设计,帮助教师构建完整教学知识与能力体系;“四转型” 则聚焦教育理念与课程设计升级,推动教师从 “知识传授” 转向 “能力培养”、从 “学科逻辑课程” 转向 “交通 + 复合型课程”,实现教学场景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对接。并建议新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日记记录课堂得失,利用督导听课的“第三方视角”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工作出彩,五年成为骨干”的教学发展目标,恪守师德红线,勇担育人使命。
此次培训为新教师搭建起清晰的教学规范认知框架与职业发展路径,后续学校还将持续开展教学创新工作坊,全方位助力新教师提升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