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学术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 教学学术 正文

协同创新的思政课合作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6-10-04 21:40 浏览次数: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五门课程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重庆交通大学《形势与政策》已建设成为覆盖全校本科四个年级所有专业的思政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形成了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四年不断线,年年有亮点,全过程立德树人的特色。

《形势与政策》践行教学思想从“知性教育”向“知行合一”的行动转变,一个学期16学时分配成:理论讲授8学时+实践学习8学时,构建起全校《形势与政策》五合作协同创新模式,合作教育思想贯通了师生的课堂内外。

 

一是备课合作,集体备课制度化,增强社会实践丰富备课素材。“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选择同样专题的教师建立备课组,专职教师做备课组长,组织说课,备课组长在每年寒暑期都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骨干教师培训”,所有教师每年暑期有组织地参加社会实践。事实胜于雄辩,真相胜过说理,教师备课立足社会实践,鲜活了讲课素材,增强了课堂感染力。20137月,“优化《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重庆市2012年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是教学合作,专题教学走班化,积淀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任何一门课程想要叫座又叫好,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老师讲得精彩,二是学生觉得有用。思政课也不例外。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真心热爱思政课,才愿意钻研业务,精心备教材,才能对自己所教内容真懂”“真信,才能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成神圣的事业,讲课时才能满怀激情、充满热情、透着自信,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校积极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严格思政课教师的进入”“退出标准,解决思政课教师的真爱问题。《形势与政策》以教育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为指导,以《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为教学依据,以专题为单位提炼教学内容,通过以案论理的方式,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把理论生动地呈现出来,理论只有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教师通过“走班”形式进行专题教学,秉持专题教学阵地化、热点关注常态化、思想教育自然化来打造“品牌专题”,提高专题的内在丰富性和边际效应,让课程内容产生一种“和而不同”的整体效应。

三是学习合作,实践环节协作化,分享学习体会合作完成考核。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事实胜于雄辩,真相胜过说理。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价值澄清、价值选择的实践,实现“生成学术能力的教学结构”安排。孔子教学强调举一隅而学生三隅反,就是一种能够不断生出新知识的元知,这是我们争取让学生得到的学术能力。

四是评价合作,考核方式多样化,共享实践成绩夯实入脑入心。由于用人单位不太关注思政课成绩,学生认为思政课没有太大用处,就会导致不管思政课教师讲得如何精彩,但是学生依然不太买账,而把精力投入有用课程学习中。所以,要提高思政课在育人体系和用人机制中的比重,实施形成性考核方式,加大学习过程考核,其中实践成绩共享,而且教师加强抽查学生口头陈述学习情况和学习体会,促成学生真学”“真会

五是评教合作,教学效果团队化,共享专题荣辱促进精诚团结。学生网上评教,对专题教师的共同课堂效果做评教,无形中促使了专题教师们互有担当,教学团队内部树立起集体荣誉感。20144月,学校教务处进行了“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调查”,调查结果中显示在全校本科阶段开设的思政理论课中《形势与政策》最受学生喜爱。

现今社会有了一个很好的风向标,从上到下对思政课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是术业有专攻,上好思政课是需要真功夫的,为了课堂有意思,学生有信仰,思政课改革任重道远。“不待扬鞭自奋蹄”,还需要探索“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翻转,因为现在一个革命性的教育变革,就是从线性的教育体制转变为一个定制化的教育模式,通过微课、慕课等使思政课变身成万人迷,这已是渐行渐近的现实。

学校与校友研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已经是最后一条了